|
|
|
新闻详细信息 |
|
|
|
|
天 籁 时间:2007-9-6 21:57:55 点击次数:10371 |
天 籁
——读朱戊扬的画
林家品
朱戊扬的画,是和山紧紧联系在一起的。山的“崀”字,在字典上都只有的一个释义,那就是:崀山,地名,在湖南省新宁县。以崀山为代表的新宁之美之独特,使得诗坛泰斗艾青于1939年到1940年在新宁任教时,完成了叙事长诗《火把》的创作,写下了《山城》《水车》《浮桥》《旷野》等许多诗篇。成为诗人创作生涯中一个收获颇丰的所在地。而我这个在外的新宁游子也吸附了她的钟灵秀气,出版了不少以故乡为背景、为题材的文学作品。文学和美术又有相通之点,当代著名画家、艺术评论家、《美术观察》杂志社副社长刘人岛先生就说:“如果说我现在在美术上有所成功的话,最大的师造化即是崀山。她使我认识了美,更使我在美的滋润下成长”这段话对于青年画家朱戊扬来说,不仅是他现下所取得成就的“摹状”,更会是他今后努力的方向。
朱戊扬出生于新宁,美术院校毕业后仍回新宁工作,系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、邵阳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,迄今已有数十件美术作品发表在《美术》、《美术报》、《美术大观》等刊物,他的工笔画《天籁》在湖南省首届中国画大奖赛中获三等奖;工笔人物画《孔子周游》在中国美协与山东省美协联合举办的“纪念孔子诞辰2550周年书画大展赛”获奖并展出;花鸟画《月夜》在中国“南方长城怀”书画大奖赛中获优秀作品奖;国画《鸟鸣山更幽》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;国画《九月九》入选庆祝建国55周年湖南美术·书法·摄影作品展……他无论是发表在美术刊物上的作品,还是获奖参展作品,都受着崀山的深刻熏陶,都有着丰厚的家乡人文背景。他的写意人物、山水、花鸟也好,工笔画也罢,无不浸透着家乡的风情。如他的写意人物《瑶家情》、工笔山水画《苗乡雪霁》,那画面上苍朴而又祥和的瑶民一家人,是在述说着过去的苦难,还是瞻望着明天的日子呢?那与大山横亘的苗家板壁屋,在雪停初晴的阳光下,显得是那么的从容不迫,简陋中露出的是一种尊严,险峻中透出的是不可撼动的祥和。而题名《凤还巢》的工笔重彩,三位顶戴着状如弯月的牛角、身着民族服饰的女子,想必是一起回到了娘家,她们是在窃窃私语后掩饰不住内心的秘密而故做矜持?还是有意让观者一睹她们的风采呢?她们那吊在腹部或腹部之下的别具一格的“锦囊”里面装着的又是一些什么秘密呢?……对于这些民族题材,朱戊扬可说是“得天独厚”,因为新宁是汉、瑶、苗、壮、藏、侗、蒙古、回、彝、白、土家、黎、锡伯、满族等16个兄弟民族和睦相处之地。再如他的工笔花鸟《九月九》,画面上那落满了鸟儿的不无怪诞奇异的树木,不禁令人想到了舜皇山(亦是新宁一胜景),舜皇山那原始次森林里的树木,就是奇奇怪怪、不一而足,让人叹为观止。至于写意山水《山村叠翠春水来》、《云岭碧海是吾家》,那雄浑的画面中云遮雾绕的群峰、飞泻而下的流瀑、崀岩峥嵘、苍松兀立、半山腰中倚悬崖而立的吊脚楼……何处去觅,就在新宁金芝岭也!
欣赏着朱戊扬的美术作品,就如同在读充满地域风情的乡土文学作品一样,而他的作品所以能让人格外动情,就在于他的作品不但是让人看的,而且能让人去读,能读出许许多多的画外语来。而这些画外语,又如同他的一幅画的题名——《天籁》一样。天籁者,自然界的声音。是大自然,是崀山,是新宁这个美丽如画的家乡给了他这一切。最近,他又出版了《崀山风情速写画集》,更是集中地体现了他与大自然的融合。
刘人岛先生对这个画集评价说,戊扬将自我化人崀山天然,归属“山神”、“水仙”,以“造化”为师……其画中特别注重感受,认真写情,把美妙的意境带入了画作……隐约于笔墨之间的自然天机非语言可以道清。以画集中的《石幕扁舟》为例,其“笔力雄健,有分云裂石之势,而无霸悍之习,盖因其有较厚的温和恰静之气为底蕴”。刘人岛先生更明确指出:“戊扬常往来于崀山间,留迹于扶夷江湖光山色里,与自然相亲相融,于崀山绝胜处,每恍惚不能自持,将欲捉之,纵之旋去,从中捕捉创作的灵感和激情。”我以为专家的话是说得极为中肯的。只是我想,如果朱戊扬能在这条创作道路上坚持不懈,真正理解“天籁”之音,“唯我独有”,那就是“天机”立待可破之时也。(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、全国著名作家)
|
|
|
|
|
|